什么是中风

一、什么是脑中风?脑中风是怎么发生的?
   脑中风就是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脑梗塞或脑出血!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所致的急性疾病。大致分为缺血性中风(占85%)和出血性中风。通俗来讲就是血管堵塞和血管破裂。造成脑中风的最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然而导致血栓形成的罪犯是血小板凝聚。
二、哪些人容易发生脑中风?
    其中有两大危险因素:可控制的因素和无法控制的因素。我们先来看看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它包括:抽烟、饮酒过量、食用过多动物性脂肪、运动不足、肥胖、习惯吃过咸的食物糖尿病控制不当、精神负担过重、高血压及心脏病控制不当、温差过大等十大类。那又有哪些是不可控制的呢?年龄、性别、家族。年龄越大风险越高,男性比女性风险高,有心脑血管家族史的风险较高。
三、中风的主要症状及前兆?
     我们简单的归纳为“FRST”,即面瘫、肌无力、言语困难、行动快速和尽早就医。中风有没有前兆呢,答案是有的。据研究脑卒中常见的先兆依次是: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2.肢体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10.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12.双眼突然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
四、应该怎么预防?发生脑中风,该如何处理?
     日常生活中,关于脑中风常识中存在很多误区,例如:中风不可预防、中风无需治疗(治不好)、只有老年人才会发生中风、中风后治疗6个月就会好等等,此种认识大错特错。相反,超过80%的中风是可预防的,发生中风应尽快就医,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并可能终生无法恢复。
     中风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防发病;二级预防——防复发;三级预防——降低伤残率。一级预防包括专业治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控制高危因素。二级预防就是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最终做到减少复发。降低死亡率,减轻残疾程度、并发症的防治、护理、康复就是三级预防的范畴。做好三级预防还不够,还需遵循以下几点建议:控制危险因素,半年至一年做一次体检;不要用保健品代替药物治疗;不要担心服药出现不良反应而擅自停服降血脂等药物;合理饮食,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常吃新鲜蔬菜,多食含植物蛋白丰富的豆类制品。起居方面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多喝水,保持心态平和 同样重要。
     如果不幸发生中风,该怎么办呢,答案是尽快到综合性医院就诊,治疗脑血栓最有效的手段是在有效的时间内动脉或静脉溶栓,能最大限度降低病残或完全康复,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溶栓(发病后6—12小时内)。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27083号
联系电话:0591-87878130(预约就诊) 87873291(发热门诊)87878201(导诊台)87878002(纠风办)
联系地址:福州市五四路282号  邮编:350003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2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