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科研思路与方法》课程第十讲由朱伟东教授主讲。朱教授自大学毕业以后便成为一名“小临床医生”,但他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于是他分别前往日本、美国进行深造。在日本期间,他用6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整个硕士博士的研究任务,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影响因子超过10分的杂志。靠着坚韧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他成功了。他获得了日本国内最大规模的循环器学会的再生医学奖,获得上海浦江人才计划荣誉称号,2017年入选闽江学者讲座教授、第六批福建省“百人计划”创新团队。他作为多本SCI杂志审稿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20 余篇,其中数篇见刊于Nature, Circula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国际一流杂志,被引用次数超过2200次。主持多项课题,包括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等。获2项中国发明专利,1项国际发明专利。
朱教授师从日本国际著名心脏病专家小室一成教授,从事心脏疾病和心脏再生治疗方面研究近20年,为心肌肥厚等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和心脏再生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新靶点。多年致力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探索,并率领团队在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应用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包括首次发现并鉴定了新型药用蛋白分子 IGFBP-4 在心脏疾病不可逆损伤过程中的重要保护作用,并证实其临床药用价值。
朱教授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将他初到日本由一个不懂科研方法、写出的第一篇论文被弃之于地的尴尬境地,到迅速发表高水平论文,得到老师青睐的过程,以及后期获得的巨大成就及两项改写教科书的发现展示给大家。他告诉大家成功可以复制,只要你足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