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中医工作室 > 杜 建 > 最新动态 >

六味地黄丸证治心得

 一.六味地黄丸方解

1. 出处、组成和用法

六味地黄丸同名方虽有4首,但一般均以宋代钱乙《小儿药证宜诀》卷下“地黄丸”方为宗。原方组成: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原炮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原服法:每服三丸,空心温水化下。

现在临床使用除了成药六味地黄丸外,还常常作为汤剂加减应用。汤剂的组成和剂量一般为:熟地黄15g,山茱萸15g,山药15g,泽泻10g,丹皮10g,茯苓15g。其功用是滋补肝肾。

2. 配伍特点

本方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与熟地黄相伍,补益肾阴而摄精气,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泄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之温涩,三药均为佐药。三泄三补,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

3. 主治病证

六味地黄丸主治肝肾阴虚证。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聋耳鸣,四肢震颤,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二.六味地黄丸临证应用

1.常用病证

六味地黄丸可广泛应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各种疾病,临床上常用于帕金森病、高血压病、脑梗死后遗症、糖尿病等肝肾阴虚证者。杜建教授常用此方加味治疗老年人辨证属肝肾阴虚者,尤其是在对帕金森病患者临床治疗中,桂建教授常以此方加味进行治疗。

2.加减变化

杜建教授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帕金森病,常随症加减。若腰膝酸软、耳聋耳鸣、小便清长等肾虚明显者,可加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天、肉苁蓉、枸杞子、杜仲、牛膝等补益肝肾之品;若虚火明显,舌红少津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清热降火;若脾虚气滞,纳呆、食欲不振者,加白术、砂仁、陈皮等健脾和胃;若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肝肾阴虚证者,加枸杞子、菊花、夏枯草;若咳嗽气喘,加五味子等补肾纳气。

3.注意事项

六味地黄丸虽然配伍为“三补三泻”,组方中已经考虑滋补碍胃的不足之处,但总归是补益药物,易滋腻留邪,故杜建教授强调服用六味地黄丸时应注意饮食禁忌,不宜同时食用滋腻厚味、不易消化食物;另外,感冒发热属外感时邪的患者也不宜服用。

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版权所有